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

放下(原諒)的速度,由您自己決定--<享受吧,一個人的旅行>

 提得起,放得下。放下,比提起難。-- 學者呂春沂(1923~2002)


最近看茱莉亞羅柏茲主演的電影<享受吧,一個人的旅行>(Eat Pray Love)。愛玩的我,很想知道:茱莉亞到底去了哪些國度旅行?答案是:義大利、印度、印尼。

劇中人在義大利見識到「無所事事的美妙」生活哲學, 到印度道場修行、學習無私奉獻,之後到印尼長者身邊,學習「用心思考、腳踏實地」、當然,結局還是免不了好萊塢公式--愛情來了!?

我不知道觀眾會最欣賞這電影的哪一段落。對我而言,是「印度」段。茱莉亞在印度道場時,有一位老美同鄉不斷嘲諷她,笑她是大食神,冥思居然睡倒......最後這尖酸刻薄的男士,終於和茱莉亞有段深談。

他說,他曾經渾渾噩噩,酗酒成性,差一點撞死自己八歲的兒子。其妻終於忍無可忍、攜子離家,他的生活破碎心也碎。這男人想起自己曾經帶給家人這麼大的痛苦,很不能寬懷地,一邊哭泣一邊說,......最後他站起來,拍一拍靜靜聆聽的茱莉亞,說,「原諒自己吧」。(大意應是:請放下內心最深沈的痛苦吧。


巧得是,近日我也閱讀到有關「原諒」主題的文章。該文主旨是說,冤冤相報何時了?不如原諒清心省事。並且,最積極重要的是,「原諒別人」可減輕心靈不必要的包袱,使得自己身心健康。此文頗有英國哲學家彌爾的功利主義思想。快樂可以用算的,「原諒別人目的是為了讓自我身心更健康」,這主張也是「心理計算機」計算得來的。


當然, 原諒是美德。我想,沒有人會蠢到寧可毀損自己健康,硬是不肯原諒他人過失。不過,為什麼這世上努力製造原諒、寬諒的氣氛下,舉目可見受創的靈魂到處飄遊?可見得,真心的原諒並不簡單

西方諺語說:「犯錯是人性,原諒是神性(To err is human, to forgive divine.)」形容要求凡人去作「神性」的事,並不容易。

中國字裏,「仇」字是人字邊加上「九」。「九」是中國文化裏的大數,因此,某個人或某群人讓你思念「九」,可見心思之痛。 心思恆痛,如何原諒?要多「九」時間?......


這世界又擠又平又熱。競爭、觀念不同,......傷害難免。日常生活中,我們或許會輕易原諒不小心踩到腳的陌生人、害我們踩狗屎的人、或旁若無人大聲講手機者。但是,真的很難釋懷傷害自我心靈的人。也許,他是當年曾經當眾打你耳光、傷害你尊嚴的老師,他是強姦你的父輩,他是欺上瞞下的同事,他是害你人財兩失的愛情金光黨。......

這世界還有更多災難,讓人無語問蒼天。例如:被酒駕人士撞成植物人,寶貝兒女突遭殺害...... 這些身心重創,就像一棵樹突然遭到雷擊,力道擊斷重要枝幹。遭雷擊壞的枝幹部位,壞,就是壞了。留下的問題是:還茍存的樹,如何繼續存活下去?


我們該如何去數算「原諒」、「放下」的時間?

    電影「享受吧,一個人的旅行」中,哭泣的美國佬遠渡重洋,學習慢慢地、原諒自己、放下自己對自己的不諒解。
    我們也看到,若干刑案中,兒女慘遭殺害的父母親,選擇遠離故居、眼不見為淨
    曾經,有位作家,年輕時承受丈夫的種種不堪。晚年,丈夫突然懂得她的苦,想向她道歉。她選擇不見 
不見,並不表示不原諒。



發自內心的原諒,不是表面工夫,做給別人看。需要時間;一點一滴,輕輕地、慢慢地,放下來。真心真正的原諒,說不定,真需要一輩子--如此漫長的時間。


說得直白些,「原諒」不是趕流行、不是時髦,不可能速成。外來力的勉強、或大眾文化的鼓吹,只能作當事人的參考。萬不可說,心靈仍在滴血受傷的人,宜速速原諒。諸如此類的勸說,是一頂高帽子,並未深入當事人的心靈。


我們每一個人,對生命中重大傷害的感受、與原諒速度,都不一樣。

就遵照您自己心中的速度,慢慢地適應、慢慢學習放下吧。
並且,您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原諒、放下

因為,這是我們此生,共同的功課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