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貴人意指幫助你、在危難時扶你一把的人。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,多多少少都有貴人相助。
正常情況下,父母親是貴人,學校系統中的若干老師是貴人,珍惜、傾聽你的好友是貴人。而不正常的情況下,不正常的家庭中,問題多多的父母親難以成為幼童的貴人。帶著家庭傷痕的兒童,若能幸運撐過入學年齡還活著,有機會在學校系統、成長道路中逐漸發現貴人。
畢業離開學校後,「世路多岐、人海遼闊」,社會新鮮人投入職場,多多少少會想到,是否會蒙貴人青睞,「好風助我上青雲」?
錦上添花多 雪中送炭少
一般世俗定義下的貴人,不外乎富翁、企業家、權貴。此類貴人,的確存在。只不過,「巧遇此類貴人」後,貴人是否會有動作,很難說。因為,貴人很忙、忙著賺錢、忙著做公益形象廣告;貴人不見得喜歡雪中送炭;貴人有其助人原則--貴人會思考投資報酬率問題;市場資訊不足時,貴人也喜歡打打安全牌、形象牌。
「安全牌」充斥生活中 大者恆大
個人觀察到:台灣社會近年來不停重複強打「安全牌」。安全牌充斥在各行各業中,大咖通吃,小咖大有「永世不得翻身」之勢。街道上、傳媒裡,「第一名模」不變的笑容到處可見。「台灣之光」是不可或忘的關鍵字(難道光度不夠亮的好國民,不能稱為「台灣之小光」?)、「幾米」廣泛出現在繪本、拼圖、捷運壁畫、動畫片、床舖用品專櫃......「布瓜」?
那麼多電視頻道轉來轉去,名嘴永遠是那幾位。女生愛看的時尚雜誌,封面人物輪來輪去,也是重複著那幾位--舒淇、林志玲、大小S。總之,就是強打安全牌,不考慮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、也不考慮閱聽人是否還有耐性重複看這些人的心事報導。
年中,也許是看得怕了,曾有觀眾無奈、去計算有線電視頻道播映的無厘頭電影「唐伯虎點秋香」,一年當中,秋香究竟被唐伯虎「點」了幾百次?不知是否也有閱聽人願意去計算上述大眾流行人物的曝光率有多高?
我無意討論上述流行文化界中,名流諸君的努力與報酬率合理與否的問題。此非本文重點。本文題旨在「談貴人」,藉由台灣社會「強打安全牌」、造成「大者恆大」的熱現象,討論「貴人如何相助」?「貴人助了誰」?--「錦上添花者多」,相乘相加,如此而已。至於「雪中送炭者幾」?這真是世態炎涼、人情世故,難說了。
人馬相望 奇緣此生
唐朝文學家韓愈為文: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」。不過,千里馬與伯樂的主從關係一定如此嗎?
究竟「世有千里馬,而有伯樂」、還是「世有伯樂,而有千里馬」?
「千里馬VS.伯樂」,探討「人才」與「識才者」的關係。不妨想想:當千里馬遇見伯樂,雙方會有什麼樣的互動?千里馬一定會有意願接受「伯樂」嗎?(如果是「道不同、不相為謀」者呢?)說不定,牠會馬踏飛燕,一溜煙落跑。
其實,千里馬與伯樂,不必然會有關連。
千里馬的一生,不必然會有伯樂。有伯樂也好、無伯樂也罷,馬,必須過自己的一生。牠在奔騰時,心裡不會想到伯樂問題,也不會想到被牽去賽馬場奪錦標的問題。因為,光是本能地奔跑,就是快樂。
伯樂的一生,也未必能夠發現千里馬。「專家跌破眼鏡」在所難免,一生一會,一看走眼,千里馬揚塵而去,伯樂還不是得照過日子?
自做千里馬,也自做伯樂
「伯樂」者何?「伯樂」是瞭解、識才者。有沒有可能:千里馬是自己的頭號「伯樂」?牠懂得自己的高興悲傷、懂得自己喜歡的水草、溫濕度、懂得自己心裡最深處的秘密與願望。
同樣的,芸芸眾生當中、已成年的你我,其實,說到最未來,這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,當然是自己(當父母、伴侶、知友逐漸凋零後)。只剩下你自己,知道自己的高興悲傷,知道自己的喜好優缺點,知道自己喜歡的顏色與季節,知道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千絲萬縷。
所以,你自己,就是「千里馬兼伯樂」。你自己,就是自己的頭號貴人。對自己好一點、別虐待自己,就是了。至於外頭的貴人嘛?「可遇不可求」、「求來的雨弗大」。何況,很多貴人他們也在尋覓「比較級」貴人、互相加持,未必能普渡眾生。
所以啊,與其枯等不確定的貴人駕到,不如自作貴人;己立--立人、己達--達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